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化建设 >> 正文

展望2024 聚焦高校数据共享与应用

作者:时间:2024-04-28点击数:

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使用积累了大量数据,如何开展数据共享和应用成为新的挑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中央文件。2022年,教育部推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以来,教育数字化正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部署,高校数据共享和应用随之呈加速发展态势。

2024年,一系列新指示对数据高质量共享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2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指出,中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将突出应用服务导向,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变革创新;3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

同时,高校数据治理也将在2024年迎来新的机遇。1月,教育部公布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已起步建设,今年重点建设数据治理平台,通过各类政务数据共享,创新新生注册、精准资助、智慧思政、校园安全等应用场景,赋能各类管理服务。这将对推动教育治理高效化、精准化,促进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方式变革起到关键作用。

近年关键进展


   

建平台


各高校建设了各种类型数据平台,包括中间库、共享交换库、基础数据库、数据治理平台、数据中台等。据2021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统计,31个省市建有校级数据中心的高校占比超过50%,其中17个省市占比超过80%。如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了实现业务系统数据同步的共享库系统和推进校院两级数据融合管理的院系管理平台;浙江大学建设公共数据库,形成公共数据平台、个人数字档案、数栈大数据平台、日志数据平台四大数据平台协同体系。

定规范


数据标准规范和数据管理规范持续完善。数据标准规范主要以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管理信息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等系列教育行业标准为基础,各高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数据标准,如《上海交通大学共享库规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校管理信息标准》等。在数据管理规范方面,2018年教育部制定《教育部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教育数据管理办法》,各高校也陆续制定了学校的数据管理办法,如《北京大学校务信息数据管理办法(试行)》《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数据库管理办法》等。

重治理


数据治理一直是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在近两年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十大热点排行中,分列第4和第2位。各高校都结合学校数据实际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数据治理方案。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原有共享库基础上扩展汇聚数据,梳理形成主题库和师生画像,支撑“交我办”一门式服务平台和院系管理平台;北京大学构建人(X)—事(Y)—时(Z)的三维立体数据互动结构模型,实现数据治理和应用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促共享


在数字校园建设阶段,数据共享主要通过共享库或中间库交换,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中核心基础数据的更新同步。在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则通过数据中台等全面汇聚、融合计算支撑部门协同、流程重构以至业务智能。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共享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内部门之间,部分高校也积极申请政务数据资源与学校数据融合,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部分单位还尝试建立校际数据共享机制,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建立的高校数据共享联盟,U21联盟数据共享支持战略协作小组等。

拓应用


从建平台、定规范,再到数据治理和共享,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数据应用。从最初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的同步统一;到实时业务数据的共享,实现跨部门事务协同。各高校在智慧校园实施中,建设的一门式服务、一张表工程、师生画像等都是推进数据深入应用的典型成果。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推动着高校治理从业务协同向业务智能转变。

保安全


随着数据价值的提升,高校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师生隐私数据泄露,电信诈骗案例为数据安全敲响警钟。2021年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数据安全确定了基本遵循。教育部于2022年在教育系统开展核心数据和重要数据识别认定工作,确定了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数据安全防护提供了更多手段,如使用API数据网关加强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控,防止数据越权访问和过量使用,鼓励多使用核验接口、用而不存等。

当前典型问

undefined

数据质量不高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是《统计法》对统计资料的目标要求。近年来,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数据应用的深入,完整性和及时性有待提升。全量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是精细化治理的基础,大部分高校离这一目标还有差距。

共享意愿不强


业务数据主管部门对数据共享意愿不强,对数据质量信心不足,担心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暴露问题。在数据共享应用过程中,部分高校缺乏管理制度要求,对数据源部门激励措施不足,消极共享。

典型应用不多


不少高校做了大量数据应用尝试,但典型应用案例不多,且稳定性和持续性也存在挑战。部分高校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建平台、开展数据治理,但并未挖掘出更多的应用场景来输出,导致数据治理获得感有限,难以持续投入。

人员范围较窄


目前数据共享应用门槛较高,大部分还局限在信息化工作条线人员。而信息化工作人员对一线业务如果了解不全面、理解不深刻,再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往往难以产出精品数据共享应用。

安全平衡较难


数据共享应用与数据安全的平衡较难把握,单项不敏感的数据聚合到一起,就能形成完整、精细的敏感内容。《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发布实施,以及近年来频发的数据安全事件,成为部分人员不愿共享数据的借口。

2024年趋势预测

共享范围进一步扩展


跨单位、跨地域、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将不断增多,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拓展。跳出高校看高校,结合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将获得更丰富的数据场景。

采集方式进一步简化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更多技术平台和工具将应用到数据采集场景,数据采集方式进一步简化,重复采集、超权限过量采集现象将显著减少。

数据管理进一步集中


高校内部各业务部门的数据资源将进一步汇聚,数据的部门归属属性将逐步减弱。集中统一管理,不但有利于数据的融合、共享和发布,也便于加强安全防护。

资产属性进一步凸显


2024年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数据资产属性更加突显。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会更多考虑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合


在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加持下,新型数据中心将推动高校数据治理和共享应用更加智能和安全,数据将全面赋能教育教学应用和学校现代化治理。

新阶段发展建议

undefined

重构标准


现有数据标准基本以2012年发布的教育行业系列标准为基础,当时按业务条线进行分类。未来标准重构应转向以教育场景中人员、机构、资产等数据要素为主线。为满足精细化治理需求,要从注重结果数据到兼顾过程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分类分级


数据分类分级一直是数据治理中的难点。未来可以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和统一授权,对共享的数据内容重点加强分类分级审查。同时可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特别是个人信息进行智能动态分类分级管理。

建设体系


经过十年实践,高校内部共享应用已经探索出相对成熟的方案。但跨单位、跨层级、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仍处在初步尝试阶段。数据可参考学术文献引证体系,建立数据共享应用引证体系,既利于数据的溯源,也体现数据来源方的贡献。

扩展队伍


扩展信息化队伍中数据相关工作人员比例。建设各种易用好用的数据平台,进一步降低数据共享应用的使用门槛,结合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作,鼓励高校各二级单位的一线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参与到数据共享应用中来。

明确权责


探索数据创新应用,要允许“试错”。《上海市公共数据共享实施办法(试行)》提出,只要按照政府相关规定开展数据共享应用,未牟取私利,符合容错条件的,可以依规依纪依法免除相关责任,支持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展望2024年,高校数据共享与应用在国家政策指引和技术进步推动下迈入全新阶段。借力前沿科技,高校将打造智能数据平台,破除信息孤岛,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应用于校内外各类场景。同时,在严守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优先前提下,应营造良好的数据文化氛围,设置合理容错机制,激励全员积极参与数据创新实践,有力驱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